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德国伦茨变频器中国区域服务商    

伦茨变频器,伦茨驱动器,伦茨电机,伦茨减速机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伦茨伺服控制器报电机跟随误差!
新闻中心
伦茨伺服控制器报电机跟随误差!
发布时间:2025-09-10        浏览次数:9        返回列表

伦茨(Lenze)伺服控制器报 “电机跟随误差”(Follow Error,常见代码如F220F221等,具体代码因型号而异),表示伺服电机的实际位置与控制器指令位置之间的偏差超过了设定阈值。这是伺服系统位置环控制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需从机械负载、参数设置、系统刚性等方面排查,以下是详细分析及解决方法:

一、故障核心原因

跟随误差的本质是 **“指令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步”**,当偏差值超过参数P2-16(跟随误差阈值,单位:LU,位置单位)时,控制器触发报警。常见原因可分为四大类:


类别具体原因
机械负载问题负载过重、卡阻、导轨润滑不足、传动间隙过大
参数设置不当位置环增益过低、前馈系数不足、加速时间过短
电机 / 驱动器问题电机功率不足、编码器故障、驱动器输出能力下降
外部干扰脉冲信号干扰、接地不良导致位置指令异常

二、分步排查与解决方法

1. 机械系统检查(优先排查,占比 70%)

机械负载异常是导致跟随误差的最常见原因,需先排除:


  • 手动检查负载:断电后手动转动电机轴或负载,感受是否有卡阻、异响(如轴承损坏)、过重现象,重点检查导轨、丝杠、同步带等传动部件;

  • 消除间隙与松动:检查联轴器、丝杠螺母、齿轮等连接部位是否松动,传动间隙过大会导致 “指令移动但实际滞后”,需紧固或更换磨损部件;

  • 减少摩擦阻力:导轨、滑块缺油会增大阻力,需按手册加注润滑脂(如高温锂基脂),确保运动顺畅。

2. 伺服参数优化(核心解决手段)

通过调整位置环和速度环参数,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减小跟随误差:


参数(伦茨典型参数号)含义调整方法
P2-16跟随误差阈值若机械刚性无法提升,可临时增大此值(如从 100LU 增至 200LU),但不建议超过 300LU(避免掩盖真实问题)
P2-00位置环比例增益初始值基础上逐步增大(每次 + 20%),直至误差减小且无振动,过大会导致机械共振
P2-03速度环比例增益配合位置环增益调整,增大可提高动态响应(建议 50~150% 默认值)
P2-04速度环积分时间减小积分时间(如从 20ms 减至 10ms),加快速度环响应,减少稳态误差
P2-12前馈系数设定为 80~100%,提前补偿指令变化(如高速运动时,前馈可显著减小跟随误差)
P3-00加速时间若加速过快导致电机过载,适当延长加速时间(如从 0.5s 增至 1s),避免扭矩不足


调整步骤


  1. 先恢复参数为默认值,清除报警;

  2. 手动 Jog 运行电机,观察误差变化;

  3. 逐步增大P2-00(位置环增益),同时监测是否有机械振动;

  4. 配合调整P2-03P2-12,直至跟随误差稳定在阈值范围内。

3. 电机与编码器检查

  • 电机功率匹配:若电机额定扭矩小于负载所需扭矩(如频繁低速重载),会导致 “转不动”,需更换更大功率电机(检查电机铭牌,确保T额定 ≥ 1.5×T负载);

  • 编码器信号:编码器故障(如断线、脉冲丢失)会导致实际位置反馈错误,可通过以下方法验证:

    • 观察控制器面板的 “实际位置”(如r0-04),手动转动电机,数值应连续变化(无跳变);

    • 检查编码器接线(A、B、Z 相)是否松动,屏蔽层是否单端接地(减少干扰);

    • 若使用绝对式编码器,检查电池电量(低电量会导致位置丢失)。

4. 外部干扰与指令检查

  • 信号干扰:位置指令脉冲(如 PLC 发送的脉冲)受干扰会导致指令异常,表现为 “无规律跟随误差”,需:

    • 使用双绞屏蔽线传输脉冲信号,屏蔽层接地;

    • 远离动力线(至少 30cm),避免并行布线;

    • 增加终端电阻(如 120Ω),消除信号反射(长距离传输时);

  • 指令速度合理性:若主站发送的指令速度超过电机最大允许速度(如P3-02设定值),会导致 “跟不上”,需降低指令速度或调整P3-02(最大速度限制)。

三、故障复位与预防

  1. 报警复位:排除故障后,通过控制器面板RESET键、外部复位信号(如 DI 点)或通信指令复位报警;

  2. 长期预防

    • 定期(如每月)检查机械部件,及时润滑和紧固;

    • 记录正常运行时的跟随误差值(如r0-20),作为基准,偏离过大时提前排查;

    • 对高动态系统(如快速定位设备),采用更高刚性的机械结构(如滚珠丝杠 + 线性导轨)。

四、总结排查流程

  1. 检查机械负载是否卡阻、松动 → 解决机械问题;

  2. 调整位置环 / 速度环参数(增益、前馈) → 优化系统响应;

  3. 检查电机功率匹配性和编码器信号 → 排除硬件故障;

  4. 处理脉冲信号干扰 → 确保指令稳定。


若以上方法仍无法解决,可能是驱动器内部故障(如电流检测模块异常),建议联系伦茨技术支持,提供故障代码、运行工况及参数设置,进一步诊断。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8520143666
  • 添加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