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动控制中,“脉冲与方向同步” 指的是脉冲信号(控制电机转动量)与方向信号(控制电机正反转)在时间序列上的严格匹配,确保驱动器准确理解 “何时转动、向哪个方向转动”。若两者时序错位,会导致电机反转、定位不准甚至失控。
在 “脉冲 + 方向” 控制模式中(最常用的运动控制方式):
“同步” 的关键要求:
方向信号提前生效:方向信号的电平变化需先于脉冲信号,确保驱动器在接收脉冲前已明确方向(通常要求提前≥1 个脉冲周期);
脉冲期间方向稳定:脉冲输出时,方向信号不得跳变(否则驱动器无法判断方向,导致动作混乱)。
验证时序需借助示波器观察脉冲与方向信号的波形关系,具体步骤如下:
信号源:定位模块(如三菱 FX5-1PG、西门子 1500 的脉冲输出模块)或 PLC 的脉冲输出端;
测量点:定位模块的脉冲输出端子(PULSE+/-)和方向输出端子(DIR+/-);
工具:双通道示波器(带宽≥100MHz,支持触发同步),探针需接地(避免干扰)。
通道 1:连接脉冲信号(PULSE),用于观察脉冲波形;
通道 2:连接方向信号(DIR),用于观察方向电平;
时基:根据脉冲频率调整(如 10kHz 脉冲,时基设为 10μs/div,确保单个脉冲占 2-3 格);
触发方式:以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为触发源,确保波形稳定。
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符合以下特征即为时序匹配:
| 场景 | 正确波形特征(示例) | 错误波形特征及后果 |
|---|
| 正转指令 | 方向信号(DIR)先变为高电平(提前≥1μs),随后脉冲信号(PULSE)开始输出,脉冲期间 DIR 保持高电平。 | DIR 在脉冲开始后才变高→驱动器可能误判为反转,导致前几个脉冲方向错误;DIR 在脉冲期间跳变→驱动器方向混乱,电机抖动。 |
| 反转指令 | 方向信号(DIR)先变为低电平(提前≥1μs),随后脉冲信号输出,脉冲期间 DIR 保持低电平。 | DIR 在脉冲开始后才变低→前几个脉冲可能按正转执行,导致定位偏差。 |
| 方向切换时 | 脉冲信号停止输出→方向信号切换电平→延迟≥1 个脉冲周期后→新方向的脉冲开始输出。 | 脉冲未停稳就切换方向→驱动器同时接收脉冲和方向变化,导致方向判断错误,电机卡顿。 |
问题 1:方向信号滞后于脉冲
现象:示波器显示脉冲已开始输出,方向信号仍未稳定(如脉冲上升沿时 DIR 才开始跳变);
原因:定位模块参数中 “方向信号延迟” 设置过小,或外部接线过长导致信号延迟;
解决:在模块参数中增加 “方向信号提前时间”(如三菱 FX5-1PG 的 Pr.15 设置为 5μs),或缩短接线长度(≤5m)。
问题 2:脉冲期间方向信号抖动
现象:DIR 信号在脉冲输出时出现高频毛刺(电平波动);
原因:信号受电磁干扰(如靠近变频器、动力线),或接地不良;
解决:为方向信号增加滤波电容(100nF),采用屏蔽双绞线(单端接地),远离强干扰源。
问题 3:方向切换时脉冲未中断
现象:正转脉冲未完全停止,方向信号已切换为反转,导致前后脉冲方向冲突;
原因:PLC 程序中方向切换逻辑未等待脉冲输出完成;
解决:在程序中增加 “脉冲停止检测”(如检测脉冲输出标志位为 OFF),延迟 5-10ms 后再切换方向信号。
若没有示波器,可通过电机动作反馈间接判断时序是否匹配:
单方向定位测试:发送 1000 个正转脉冲,记录实际位移;再发送 1000 个反转脉冲,若位移能回到原点(误差≤0.1%),说明基本同步;
连续换向测试:交替发送正转、反转脉冲(如各 500 个),若电机运行平稳、无卡顿,说明方向切换时序正常;
低速运行测试:以低速(如 100 脉冲 /s)运行,若电机无 “忽正忽反” 的抖动,说明脉冲期间方向信号稳定。
脉冲与方向同步是运动控制精度的基础,核心是方向信号提前生效且脉冲期间稳定。验证的最佳方式是用示波器观察时序波形,确保符合 “提前、稳定、无冲突” 的原则。若出现异常,优先排查模块参数(方向延迟、滤波)、接线(干扰、长度)和程序逻辑(方向切换时机),避免因时序错位导致设备故障。